今天這篇是無錫考察文,上次我發文之后,竟有人和我杠,說我憑什么說無錫是三線城市。
我就納悶了,大家對于城市分級這個東西到底是怎么劃分的,現在很多媒體機構發布排名,整了一些新一線城市,還有一大批城市進入了二線城市范疇,機構排名無可厚非。
但在我這,一線城市就是北上廣深,二線城市就是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直轄市,除此外還有個蘇州。
無錫在我這,就是強三線城市,這個不再解釋,回歸今天主題:無錫這個城市到底怎么樣?
先說我在無錫考察后的最大感覺:二線城市的產值,三線城市的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難道是強三線城市的宿命?
無錫這種點狀、攤大餅模式,真的和大灣區的佛山很像。
都喜歡搞新城、都是制造業非常發達的城市、都是萬億俱樂部一員,經濟都很牛逼,但就是政治上缺乏一些政策關注度。
有價值嗎?絕對有,但在這樣的城市發展模式下,坑也很多。
到處搞新城,搞概念。
太湖新城、錫東新城、惠山新城、錫西新城、天一新城、洛社新城,在鴻山某項目中,竟還看到鴻山新城的概念時,瞬間頭大。
遍地都是新城,就注定有一些可能只是陪襯。
從新城的價值排序,毫無疑問,太湖新城的價值最大。
本地人對太湖新城的認知是生態環境非常好,實際上不止是生態環境,太湖新城還是無錫的科技創新先導區、現代產業引領區、高端人才集聚區,經開區就在太湖新城,是無錫現在的CBD所在。
環境好+產業集聚,就是個王炸地段。
而且市政府也搬到了經開,目前無錫最高端的商業萬象城、海岸城也都在經開,這里補充一個知識點,一般萬象城和海岸城都開在城市比較高端、購買力比較強的地方,所以你只要看到有萬象城和海岸城,這里的地段絕對就不差。
經開除了高端商業之外,優質學區錫師附小也在經開,還有市民中心、大劇院、金融商務街區也都在這。
可以說幾乎是把配套、教育、產業都集中在這里,這就是整個無錫價值最高的地方啊,也會是未來無錫房價天花板所在地。
目前經開的均價在3.5萬左右,其實和其他板塊還沒拉出價差,所以往上走的概率很大,尤其土拍已經到達限價19500元。
再看錫東新城和惠山新城,這兩個新城是發展比較成熟的板塊,錫東新城在新吳區,但均價去到2.9萬,你要說有什么牛逼的產業,其實沒有,更多是靠學區炒作,錫東有無錫最好的高中:天一高中,因為入學方式一些初中會有直升天一中學的名額,這些初中對應的房子,價格自然也就漲起來了。
惠山新城位于無錫北部,發展也成熟,但很多無錫本地人看不上,以前惠山在他們眼里屬于“郊區”,而且多是新無錫人住在那,早期惠山因為價格低洼,吸引不少剛需在那置業,就是一個剛需自住的板塊,目前價格也去到2.6-2.7萬左右。
其他新城也基本都是剛需自住的板塊,唯一亮點突出點的是天一新城,目前是不限購的,但有地鐵穿過,距離老中心梁溪區也近,配套也相對成熟,目前價格2.4-2.5萬左右,這里基本也是所見即所得。
其余洛社新城、錫西新城都在西部,也不是無錫的城市發展主軸上,錫西新城2.2萬左右,而洛社就只有1.8萬左右,價格也基本匹配出價值。
所以新城的價值排序很明顯:
太湖新城(尤其經開區)>錫東新城>天一新城>惠山新城>錫西新城>洛社新城
有些片區,雖不是新城,但也值得關注。
無錫是個經濟強市,尤其是靠制造業起家的經濟強市,這和佛山也很像。
所以不是只有高新產業集聚的地方值得關注,還有園區產業聚集的同樣要關注。
這里不得不提新吳區,2021年新吳區在5個行政區內的GDP是排名第一,僅次于江陰市,并且增速還達到5.1%,能在疫情影響之下還能保持這個增速,很不容易。
無錫本就是制造業非常發達的城市,過去一些重工業、高污染企業其實已經往蘇北轉移,而留下一些輕工業基本也分布在新吳區。
新吳區被定義為“智慧新城”、“東方硅谷”,蘇南碩放機場就在新吳區,還擁有國家獲批的網創新示范區、國家創新型園區、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等等。
新加坡工業園,日資、韓資、歐美、國資等各種類型企業多達26000多家,有109家企業的總部就位于此,產業實力非常強。
目前新吳區的政務中心、金融商務中心及科技創新中心是在太科園,所以太科園是可以重點關注的,目前太科園的整體均價也在2.5萬左右,但新房不多。
此外,新吳區有些靠近梁溪區的板塊,因為離傳統中心比較近,加上整體配套完善,會吸納一部分的剛需外溢,比如江溪板塊,剛需也可以關注。
最后結合無錫考察,先給大家總結無錫本地市場的一些基本面:
1、無錫的CBD、城市新中心毫無疑問在經開區,這也是無錫未來的天花板所在,目前房價均價是3.5萬,但隨著土拍節奏,19500元的樓面價,未來入市會是一個4萬左右,但這還不是經開的天花板價格。
經開作為無錫的CBD所在,價差和周邊板塊其實還沒有拉得很大,一般來說,核心區的房價應該是周邊的2-3倍,所以現在的經開很明顯還沒有發展成熟,這就是向上爬的空間所在。
2、無錫是點狀鋪開的發展模式,經開都沒搞好,就開始搞其他新城,這是個不太良好的發展模式,四處開花,沒有集中精力搞好一個板塊,這也是導致房價扁平化的一個問題。
不如蘇州,集中精力搞好工業園區,他不僅是經濟實力的體現,還會是城市向外展示的基本面,這是城市形象的問題。
3、無錫本地市場會有地緣傾向,也有新房癌,加上無錫本身供應不算少,所以整體市場沒有非常火爆,但因為一場土拍,其實市場熱度有有所回歸的,我幾乎在所有項目都聽到銷售介紹近期土拍,確實面粉貴了,面包會隨著貴。
4、無錫本地的購買力還是比較強勁的,江浙地區藏富于民這是大家都知道額,無錫人均GDP全國第一,加上本身無錫民營經濟也強,收入水平其實不低,匹配當下的房價,無錫房價收入比9.5,低于全國人均水平。
5、傳統中心區是由北塘、崇安、南長合并成現在的梁溪區,目前的地標就在恒隆廣場,傳統中心區沒有多少地塊開發,一般是有地緣情節的無錫本地人會選擇在這里,均價也在3-3.2萬左右,買這里基本就是為了學校和配套成熟。
南長是梁溪的南部,經開的北部,以后等經開發展成熟,或許會有一波利好,但時間較長,畢竟價差還不算大,如果有2萬多的品質項目可以重點關注。
以上是無錫的基本面,有好也有問題,但就無錫城市而言,絕對是有發展潛力的城市。
入手無錫,我先給幾點建議:
1、錢夠得著,當然是最好的板塊,經開是首選,總價得備好300萬以上。
2、錢差點,太科園和錫東新城可以是第二位的選擇,一個是有產業,一個是有學校,畢竟說錫東新城還有總部基地的規劃,加上高鐵站就在那,期待感還是比較強的。
3、第三梯隊,我建議就是天一新城還有錫西新城的錢橋板塊,價格2.2-2.4萬,都靠近主城區,天一新城還有地鐵經過,而且價格和核心區有一定價差,會有補齊空間。
無錫跑了幾天,最大的感覺就是“散”,但散歸散,不得不佩服,人家經濟實力就擺在這,長三角確實高手如云,買哪都不算差,但卻一定要選好板塊。
昨晚來蘇州了,17分鐘高鐵,坐下喝口水就到蘇州,有一說一,今天跑了蘇州園區發現無錫確實和蘇州存在差距,無錫努力的空間還很大。
這幾天還會在蘇州考察,后續會有文章,看大家關注蘇州哪里,也可以給我們留言,還打算去昆山走一波,有關注昆山的分析,也可以評論區給我們留言。
今天中午吃了蘇幫菜,松鼠桂魚、響油鱔糊真是一絕,味道很好,這幾天繼續考察,同時也會繼續挖掘蘇州美食,趁機會也感受一下蘇州的雅致。
另外,今年李老師我精心錄制的視頻課《買房賺錢必修課》已經在最新上線了,5大篇幅25節硬核干貨課,10萬字逐字稿,10多年房產投資路上遇到的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問題,或者你想不到我都替你想好的問題,都在這門《買房賺錢必修課》里面找到答案。毫不客氣地說,這門課對于買房小白或者想要學習房產投資的朋友來說,是一本干貨滿滿的“購房圣經”,我的嘔心瀝血之作。
只要你認真學習一遍,買房路上99%的坑你都可以避免,如果你還能多看上幾遍,買房或者買對房這件事,對你來說就是小事,因為你真正明白那些買房賺錢的背后邏輯是什么。
買錯房的代價是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的,99元的視頻課,哪怕你只聽進去里面一個建議,少走點彎路,就值回課程價了,還等什么!喜歡的記得訂閱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