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由導演楊荔鈉自編自導,延續其此前作品《春夢》、《春潮》中的女性視角,以一對退休大學教授母女的晚年生活為故事的切入點,講述了85歲母親照顧65歲阿茲海默癥女兒的親情故事,該部影片作為楊荔鈉導演“女性三部曲”的第三部,不僅刻畫了鮮活而立體的兩位老年女性形象,還更加深刻的表達了對母愛光輝的禮贊。
自由灑脫的母親與嚴謹穩重的女兒彼此間的關系本有些水火不容,然而,女兒當得知自己患有阿爾茨海默癥時,二人之間的關系逐漸開始轉變,母親收起了“玩心”,從“老頑童”回歸成一位對女兒無限包容的“母狼媽媽”,曾經善于打點母親生活一切的女兒卻變得脆弱敏感,需要被呵護。電影的核心情節雖十分簡潔,但這更考察了導演對于生活瑣碎極其細膩的獨到把握。對于阿爾茲海默癥老年患者失智后的刻畫往往是令人心碎的,在這部影片中,一向穩重的濟真委屈無力的哭著呼喚自己年邁母親的畫面則更加悲楚動人,然而影片井沒有一直著重強調痛苦的傷口,而是在每一段沉重陰郁的片段后插入浪漫溫情的片段,為現實的困境增添一分暖色,展現出楊荔鈉導演處理阿爾茲海默病題材時的獨特個人風格。
整部電影通過手持鏡頭既表現了回歸生活的紀實感,又呈現了抒情表意的寫意感。鏡頭隨著情節的變化而產生急緩的變奏,充滿了真切的生活氣息,其次,使用大量的近景拉進了觀眾與故事的距離,使觀眾更加沉浸于影片并為之共情。如此富有詩意的影像描繪出了兼具時間感與力量感的女性故事,將一個母親所具有的神圣而崇高的情感力量具像化,使影片極具表現張力。
在光影造型方面,導演按照兩位人物的情感時序進行布光,陽光隨時間流逝而變化,濟真和媽媽的家在畫面中顯得柔和而通透,創造出恬淡的寫實效果,餐廳的場景以暖色調為主,彰顯了她們之間情感的交融與交流,而夜晚女兒發病的場景都使用冷色調處理,還原角色患病時的心理軌跡,彰顯了導演想要傳遞出的呼吁人們關懷呵護阿爾茲海默癥老年人的渴望。
影片通過匈牙利詩人裴多《你愛的是春天》一詩,道出了母女二人的“雙生命運”?!半p生”是較為常見的電影敘事模式,母親熱愛文學,女兒鐘情物理;母親生活灑脫,女兒生活嚴謹,影片開篇通過展現母女二人的各種生活細節,顯示出她們性格上的極大差異,營造出強烈的“雙生”戲劇效果?!拔覑鄣氖谴禾臁?,“你愛的是春天”,詩歌的朗讀暗喻著人物“雙生”命運的交疊,是年邁母親與患病的女兒即將步入對方的春天,亦是責任的交換與愛的融匯。
“你看她,臉上的皺紋,都那么好看”,“每個媽媽都是母狼,保護幼崽是她們的天性”,“你怎么樣媽媽都愛你”......文辭樸實,情感真摯,字字句句,都是母女代際親情的至深至濃的愛,如同一首散文詩、又如一泓清泉、一片花海溫暖治愈著每一位觀眾的心。阿爾茲海默癥與雙女主的設定為兩位老戲骨提供了豐富的表演創造空間,導演又將現實之痛與詩化風格浸潤融合,以細膩溫和的視角刻畫出兼具時間縱深感與極具力量感的女性故事,賦予影片濃郁的浪漫色彩。片中最后一幕,女兒與母親一起在海邊翩翩起舞的場景更加深化了電影的表現張力與情感厚度,并將母愛的主題展現的深沉雋永。
不論年齡,我們在母親的眼中永遠是孩子,我們每一個人身后,都有母親的一雙如深潭般溢滿關懷與愛意的眼眸。母愛,是我們在成長道路上乘風破浪、披荊斬棘的底氣,也是我們珍藏在心底的那份最誠摯、最美好的溫情!
文/趙嘉婧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