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的情人節,對于這一類的節日,我向來是不感冒的。因為這類節日早已變了味,變得庸俗而虛偽,再也看不到含蓄與真誠。
這種節日,就像一雙無形的手,把人架在火上烤。可是,膚淺的人,總喜歡“跟風”。伴侶眼巴巴地看著你,等著你制造一份驚喜,身邊的朋友都送禮物,唯獨你沒送,那接下來會如何?所以只能硬著頭皮不得不去過,這有什么意義呢?
在各種炒作之下,每一個節日,都被披上一層“儀式感”、“追求浪漫”的色彩,實際上不過就是一種“表演型戀愛”。
很多人所謂的“儀式感”是怎樣的呢?無非就是發發朋友圈,曬曬禮物,秀秀恩愛,既無聊也無趣。提前編輯好文案,配上精修的九宮格圖片,圖上是愛人送的鮮花和禮物,或者燭光晚餐,乃至酒店房間里的陳設,追求的只是一種“表演氛圍”,跟愛情有什么關系呢?
情人節已然變成了一場“集體大型作秀現場”,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只剩下欲望和淺薄,再也看不到優雅與深情。
理智的人,從來不會在意這些“表演型”的節日。經營愛情需要的是成熟的智慧,真正的相愛,每一天都可以是情人節。真正的相愛,根本就不需要這些虛假的、表演式的證明。
人生為什么需要愛情?
村上春樹的一段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參考的答案:“有一個喜歡的人真的太重要了,在你打算稀里糊涂過著普普通通的一生的時候,會因為對方而想再努力一下,在那么多疲憊不堪甚至抬不起頭的日子,會因為對方而覺得人生還有盼頭。”
愛的意義是治愈,是良性的互動。生命是一場苦旅,一程山水,一程風雨。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一想到心上人,瞬間就會迸發出一種力量,推著自己向前再努力一下,使我們在人生最黑暗的時候,擁有了走出低谷的信念和勇氣。
人們常說愛情十有九悲,愛一個人,是壓力,也是振奮精神的動力。兩個人互相吸引,互相喜歡,攜手同心,至死不渝,一起走過萬水千山,共度人間煙火。倘若有一個能夠聽你說話,偶爾也會向你訴苦的人,生活一定不會那么單調和無趣。
當我們經歷了世態炎涼,看淡了世事紛紜,看清了人生百態,不悲不怨,就懂得了生活的真意。
生活中有太多的無奈,窗外風涌云起,我不想丟失了輕盈的夢,獨自欣賞春天的風景。我要為你融化歲月荒涼的冰山,在絕境中攀爬出愛的藤蔓,讓枯萎的心靈開滿芬芳的鮮花。
如果我們不曾經歷過坎坷曲折,就不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正是因為經歷了,體驗了,尋回迷失的自我,才能回歸本真,才會遇見相似的靈魂。
讓我夢繞魂牽的是情人,也是知己。彼此懂得,彼此相愛,彼此溫暖,這是紅塵中最浪漫的愛戀。我的眼里永遠是你的身影,此生盡我所能的去愛,去撫慰你憂傷的心靈。
萬語千言,句句是你,字字是你。那種心意相通、靈魂相知的感覺,才是最極致的幸福。最深的愛戀,歷久彌堅,即便隔著千重山、萬重水,也不會有絲毫的改變。